在全球矿业版图上捷希缘配资,澳大利亚的力拓和必和必拓就像两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力拓
力拓的名字 "Rio Tinto" 在西班牙语里是 "黄色河流" 的意思,这个名字源自 1872 年西班牙政府出售的一处国有铜矿。
当时西班牙财政吃紧,把利拓河旁的铜矿卖给了英国财团,一年后英国人成立力拓公司,靠着这座储量惊人的铜矿,到 1891 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矿生产商,产量占全球 8%。
但好景不长,西班牙铜矿资源逐渐枯竭,加上一战二战的动荡,力拓的铜矿生意越来越难做,直到 1954 年干脆卖掉西班牙资产,开始海外扩张。
真正让力拓脱胎换骨的,是 1962 年与澳大利亚综合兴业公司的合并,新公司改名利拓兴业(RTZ),后来又把澳洲业务单独剥离成 CRA 公司。
说到这里有个冷知识:澳大利亚综合兴业公司的创始人是赫伯特・胡佛,也就是美国第 31 任总统,而且是唯一精通汉语的美国总统。胡佛年轻时穷得叮当响,跑到中国开滦煤矿当顾。
后来勾结英国人强占了开滦煤矿,靠着这笔 "第一桶金" 在 1905 年跑到澳洲成立了公司,而公司的矿山所在地布罗肯希尔,恰恰也是必和必拓的发家地,这两家澳洲矿业巨头的渊源从一开始就纠缠不清。
力拓的铁矿霸业,始于 1952 年一个传奇般的发现。那年 11 月,澳洲农场主汉・库克开着单引擎小飞机,在哈莫斯里山脉遭遇暴雨,被迫在峡谷里贴着树顶飞行。
一道闪电划破天空时,他发现两侧岩壁被雨水冲刷后露出铁锈般的红色 —— 这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皮尔巴拉超级铁矿。汉・库克花了 8 年时间游说政府,终于在 1962 年拿到开发特权,但没钱开采,只好找到力拓合作。
1966 年,力拓的皮尔巴拉铁矿第一单货发往日本,正好赶上日本经济腾飞,铁矿石需求暴涨,力拓的产量从 1966 年的 140 万吨一路涨到 1991 年的 7500 万吨。
到 2022 年捷希缘配资,力拓铁矿石产量 3.24 亿吨,其生产的 PB 粉、PB 块是全球最知名的铁矿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常年排第一。
必和必拓
相比力拓的 "铜矿基因",必和必拓的发家史更带点冒险色彩。
1870 年,德国人查尔斯・拉斯为了躲避普法战争跑到澳大利亚,15 年后在布罗肯希尔发现了银铅锌矿,成立了必和公司,1888 年就在墨尔本上市。
当时必和的白银年产量巨大,市值高达 654.4 万英镑,相当于 2800 万两白银 —— 要知道北洋水师从成立到甲午海战七年,总共才拿到清政府 2800 万两拨款,可见其财力之雄厚。
但必和早期主业是银矿,直到 1952 年皮尔巴拉铁矿被发现,才慢慢把重心转向铁矿。
必和必拓的 "必拓" 部分,来自英国的碧拓公司。1997 年碧拓成为英国富时 100 指数成分股,但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大宗商品价格暴跌,澳洲的必和公司巨亏 14.74 亿澳元,英国的碧拓股价也从 2.5 英镑跌到 0.9 英镑。
两家公司眼看日子难过,干脆在 2001 年合并成必和必拓,澳洲必和持股 60%,英国碧拓持股 40%,总部设在墨尔本,同时在澳英两地上市。巧合的是,合并那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必和必拓也迎来了黄金时代。
必和必拓的铁矿核心在澳洲皮尔巴拉的金背山铁矿,1968 年跟进力拓进入这个区域后,迅速成为公司的 "摇钱树"。2022 年必和必拓铁矿石产量 2.85 亿吨,旗下的纽曼粉、麦克粉、金布巴粉和力拓的 PB 粉并称 "MNPG",是铁矿石市场的主流中品澳矿。
除了澳洲,必和必拓还和巴西淡水河谷合资了萨马科铁矿,但规模远不如澳洲业务。值得一提的是,必和必拓在皮尔巴拉的铁矿合资公司里,85% 股权归自己,剩下 15% 由日本三井和伊藤忠持有,这也能看出早期日本钢铁企业对澳洲铁矿的布局。
皮尔巴拉
皮尔巴拉地区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典型 —— 这片人口不到 5 万的地方,铁矿石储量高达 400 亿吨,每年产值超 1000 亿美元,占澳洲铁矿总产量的 90% 以上。
而它的发现过程,就像电影剧本一样戏剧性:农场主汉・库克开飞机躲雨时偶然看见红色岩壁,结果发现了地球最大的铁矿之一,矿石品位超过 60%,能直接送进高炉炼钢。
靠着皮尔巴拉的铁矿,力拓和必和必拓成了全球矿业的 "顶流"。
2003 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最大铁矿石进口国后,价格从 2004 年的 50 美元 / 吨涨到 2011 年的 175 美元 / 吨,2021 年更是突破 200 美元大关,中国当年进口铁矿石花了 1847 亿美元(约 1.2 万亿人民币)。
这两家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在 2022 年全球矿业公司市值排名中,必和必拓排第一,力拓紧随其后,妥妥的 "矿圈顶流"。
但最关键的转折点还是 2008 年那场阻止两拓合并的战役。如果力拓成功收购必和必拓,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 70% 的份额将被两家公司掌控,垄断价格的能力会更强。
中国铝业联合美铝紧急出手,140.5 亿美元买入力拓 9% 股份,虽然这笔投资后来因为金融危机亏损不少,但从战略上成功阻止了垄断格局的形成,也标志着中国企业正式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加入全球资源竞争。
如今回头看,力拓和必和必拓的百年发展史,既是一部矿业巨头的扩张史,也是全球资源格局变迁的缩影。
从西班牙铜矿到澳洲铁矿,从英国资本到亚洲市场,铁矿石不仅是炼钢的原料,更成了牵动全球经济的关键棋子。
而中国在这场资源博弈中,从最初的被动进口到主动参与资本运作,也走出了一条从 "买矿" 到 "影响矿" 的逆袭之路。
毕竟在钢铁产量占全球一半的今天,掌控资源话语权,从来都不是一道选择题捷希缘配资,而是必答题。
振兴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